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郑州市人事代理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02:12:20  浏览:951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郑州市人事代理管理办法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事代理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89号
  《郑州市人事代理管理办法》业经2000年7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陈义初
  二000年七月二十一日

郑州市人事代理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事代理是指人事代理机构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为代理对象代办人事管理方面的有关事宜。
  第三条 市、县(市)、上街区人事行政部门是人事代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事代理管理工作。其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是本行政区域内的人事代理机构,具体负责人事代理工作。
  市、县(市)、上街区人事代理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在具备条件的单位或区域设立人事代理分支机构。
  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人事行政部门做好人事代理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人事代理机构与代理对象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双方按照合同约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人事代理应当充分尊重代理对象的意愿,坚持平等、公正、高效、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人事代理和委托人事代理的单位或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六条 单位和个人可以就下列事项委托人事代理机构代办:
  (一)保管人事档案;
  (二)办理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申报、档案工资的调整、出国(出境)政审手续呈报等事宜;
  (三)办理无入户地址的人员挂靠人事代理机构集体户粮关系手续;
  (四)代办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报到手续和转正定级手续;
  (五)其他与人事管理有关的事项。
  第七条 下列单位和个人可以委托人事代理机构办理人事代理事宜:
  (一)企业、事业单位和外地驻郑单位;
  (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在本市从业但户口不在本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四)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五)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六)自费出国留学人员;
  (七)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八)外国常驻代表机构聘用的中方雇员;
  (九)其他需要进行人事代理的人员。
  第八条 单位和个人委托人事代理应当与人事代理机构签订人事代理合同。合同应明确约定人事代理的具体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
  人事代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委托单位和个人委托的人事代理事宜。
  第九条 按规定不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非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由人事代理机构统一保管。
  第十条 人事代理机构对代为管理的人事档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人事档案材料。
  第十一条 人事代理机构应加强与委托单位和个人的联系,及时收集充实人事档案内容。
  人事代理机构对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必须认真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可入档。
  第十二条 人事代理机构根据代管的人事档案材料,可出具代理对象所需的与人事关系有关的证明材料、手续等,其他部门或者单位应当认可。
  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手续,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据实开具,不得弄虚作假。
  第十三条 人事档案由人事代理机构代管的人员,在代理期间可按国家规定计算工龄,享受职称考评等待遇。
  第十四条 委托人事代理的单位,增加或减少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及时到人事代理机构办理相应的手续。
  第十五条 人事档案由人事代理机构代管的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应及时到人事代理机构办理人事档案变动手续。被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聘用时,必须凭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关系介绍信,方可正式办理录用、聘用手续,其人事档案由人事代理机构转入录用、聘用单位。
  第十六条 人事代理机构接受委托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委托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交纳有关费用。
  第十七条 非国有企事业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由市、县(市)、上街区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在人事行政部门限定的期限内到人事代理机构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第十八条 人事行政部门和人事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0年8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法律适用的请示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法律适用的请示的答复

法行(2000)26号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工伤认定法律适用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第二种意见,即司机因公外出造成交通事故,未构成交通肇事罪,也不属于自杀、酗酒、蓄意制造交通事故的,应认定为工伤。

2001年6月15日
量刑规范化使得同案趋于同判

裁判文书应有量刑理由
  《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中应当说明量刑理由。”量刑理由主要包括:已经查明的量刑事实及其对量刑的作用;是否采纳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发表的量刑建议、意见的理由;人民法院量刑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控辩双方“辩一辩”,法庭兼听则明。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戴长林说:“这样规定可以充分发挥法庭查明量刑事实的功能,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充分保障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充分参与量刑的权利,确保量刑公正。”
  有关专家指出,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充分保障了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对量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阳光审判、透明司法,更有利于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有效地避免了“暗箱操作”的现象和案外因素的干扰。
  “同案”应当趋于“同判”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过程中,注重解决“同案不同判”现象,以量刑均衡原则为指导原则。
  量刑指导意见规定:“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近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量刑指导意见共分5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为量刑的基本方法,规定了量刑步骤、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的方法和确定宣告刑的方法;第三部分为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明确了未成年犯、未遂犯、自首、立功等14种常见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幅度。第四部分为常见犯罪的量刑,对故意伤害、盗窃等15种常见犯罪的量刑作了具体规定。

作者:李利